原文
¹十二经皆有动脉,上部之动脉在头,中部之动脉在手,下部之动脉在足,是为三部。²一部三候,是为九候。³(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人有三部,部有三候。⁴三候者,有天、有地、有人也。)
理解
这段告诉我们何为“三部”,何为“三候”。
¹十二经脉都有动脉,上部在头,中部在手,下部在足,此为三部。其实就是人迎,寸口,趺阳。
²-⁴上部有三候,中部有三候,下部有三候,共九候。《素问》中将三候分为,天、地、人。
原文
上部天,两额之动脉,足少阳之颔厌也。上部地,两颊之动脉,足阳明之地仓、大迎也。上部人,耳前之动脉,手少阳之¹和髎也。
中部天,手少阴之太渊、²经渠也。
中部地,手阳明之合谷也。
中部人,手少阴之神门也。
下部天,足厥阴之³五里也。
下部地,足少阴之太溪也。
下部人,足太阴之箕门也。
理解
首先要感慨一下,居然摸到了这几个穴位在搏动,但是相较于寸口脉和人迎脉,它们搏动的触感比较弱。
¹和髎穴就是耳和髎
²经渠穴是经外奇穴
³五里穴是足五里穴
原文
¹下部之天以候肝,地以候肾,人以候脾胃之气。²中部之天以候肺,地以候胸中之气,人以候心。³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,地以候口齿之气,人以候耳目之气也。⁴下部之天,女子则取太冲。⁵下部之人,胃气则候于阳明之冲阳,仲景谓之趺阳。⁶此三部九候之法也。
理解
(具体穴位网上查询)
¹下部之天足五里穴的动脉搏动反映的是足厥阴肝;下部之地太溪穴的动脉搏动反映的是足少阴肾;下部之人箕门的动脉搏动反映的是足太阴脾。
²中部之天经渠的动脉搏动反映的是手太阴肺;中部之地合谷的动脉搏动反映的是手阳明大肠,大肠经的运行路线经过胸中区域;中部之人神门的动脉搏动反映的是手少阴心。
³上部之天颔厌穴的搏动反映的足少阳胆,可以知道头脑部的情况;上部之地地仓穴的搏动反映足阳明胃,可以知道口腔方面的问题;上部之人耳和髎穴的搏动反映的手少阳三焦,可以知道眼耳的情况。
⁴女子的下部之天取太冲穴,它是足厥阴肝经之穴。
⁵这边说到下部之人,是足阳明胃的冲阳穴,以冲阳穴搏动的情况来判断胃气的强弱有无。张仲景称之为趺阳脉。
这边的趺阳并不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跗阳穴。
仲景用冲阳穴诊察胃气的盛衰,是因为冲阳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,原即本源,原穴是人体原气表现的部位。
⁶以上所有的解释,都是三部九侯之法。
原文
(《难经》:三部者,寸关尺也,九候者,浮中沉也。)与《素问》不同,此一部中之三部九候也,另是一法。
《难经》中三部指的是寸口脉的寸、关、尺,寸代表上部,关代表中部,尺代表下部,九候是寸关尺这三部的浮中沉,意思就是寸位的浮中沉,以此类推。
与《素问》中的三部九侯也就是上面介绍的三部九侯脉法不是一个意思。
关于,脉诊的方法,寸口脉法,寸口人迎脉法,三部九侯脉法的基本概念知识都已经分享完了,祝君学习愉快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